谱写新时代法治巴中新篇章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站在法治建设新的历史节点,敢于创新的巴中人以法治为引领,以生动的实践赋予了“法治巴中”新内涵。
2018年,全市依法治市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省、市委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依法治市“八大提升行动”,为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夯实依法治市基础 法治意识浸润人心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制度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我市研究出台《巴中市依法治市2018年工作要点》《巴中市依法治市2018年“八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巴中市依法治市2018年“八大提升行动”重点工作清单》,对依法治市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路线图和时间表深入推进。推进依法治市,普法是基础。
随着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巴城“法”随处可见:翻开《巴中日报》可看《法治周刊》;漫步街头、广场或乡村,法治公园、法治广场不时映入眼帘;巴人广场上,LED大屏滚动播放《网络安全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随着互联网的融入,借助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载体,普法宣传也实现了提档升级。“普法方式的改变,让‘法’从枯燥变生动,群众更乐于接受。”市司法局副局长谯华林介绍。
2018年11月15日,宪法知识网络竞赛进入答题时间。截至目前,已超过10万人次参加竞赛。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的巴中市2018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平昌县黄滩坝城市广场举行。
“今年是第几次修改宪法?”“今年宪法修改了哪些内容?”在平昌县响滩法庭,庭长王俊杰一一回答街道居民对宪法的疑问。
类似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在巴中已成常态。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宪法走进了家家户户,融入了巴中百姓日常生活,宪法实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法治化水平有力提升
2018年,我市始终围绕省、市委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推进“依法执政提升行动”“地方立法提升行动”“依法行政提升行动”“公正司法提升行动”“全民守法提升行动”“社会法治提升行动”“法治扶贫提升行动”“法治保障提升行动”,着力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
为不断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市委常委会带头开展会前学法,各级各部门以“学法用法年”为抓手,制定了年度学法计划,形成领导带头讲、骨干轮流讲、专家定期讲、律师现场讲、法官案例讲等多种学法模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法律知识入脑入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明显提高。
修订完善立法规划,城乡污水处理、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保护等一批涉及生态环境的立法项目进入立法规划,米仓古道保护、古镇古村落保护纳入了立法调研项目,《巴中市红军文物保护条例》《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巴中市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条例》等相继实施,有效回应群众关切,为地方立法提供了基本遵循。
巴中公安创新“放管服”便民模式,陆续出台48条便民利民措施,清理市级公安办事办证事项118项,37项业务取消材料递交,26项车管业务下放至各县(区)。推动“四办”落地,“一次办”达90%,“马上办”达95%,“网上办”达50%,建成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交管系统18项业务实现“一证即办”,30项业务实现“自助快办”,“12123”APP平台25项业务实现“一网通办”。
实现贫困村一所“农民夜校”、一个法治书屋全覆盖,为全面强化法治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阵地。随着《巴中市法治助力脱贫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三到三免”“法律援助直通车”“法治体验”形成常态。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336”扶贫机制得到全面推广。
据统计,2018年巴中市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提供法律服务7600余件次,化解矛盾纠纷4268件次;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援助案件600余件,减免费用近15万元。
深挖彻查"保护伞" 扫黑除恶初见成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黑恶不扫,民心难安。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思想的提升、战略的提升,也是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的具体体现。
坚持依法打击黑恶势力,扭住重点关键,深挖彻查“关系网”“保护伞”,巴中方向明确,意志坚决。
2018年是扫黑除恶的开局之年,我市以扫黑除恶治乱为抓手,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方针,制定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方案,推动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同步发力,深入开展十大重点领域乱象专项治理,不断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全市接受举报涉黑恶线索738条,其中中央督察组移交9条,扫黑平台指令6条、纪委监委移交8条、群众举报105条、其他部门移交463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开。
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共摸排涉黑涉恶线索104条、成案线索213条,立涉恶类刑事案件178件,刑事拘留533人,破获“8·10”黑社会性质组织案1件,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7个,查处恶势力团伙9个,打掉九类案件团伙45个。首例涉黑势力犯罪案件正式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彰显了我市始终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决心。
破解法治落地难 公正司法深入推进
推进依法治市,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每一位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此,我市开展落实“三张清单”行动,破解法治落地难。落实“责任+清单”,强化普法联动。全力构建“一网一表”夯实普法责任,在市、县、乡镇三级推广使用法治宣传教育信息系统,对全市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实行全网实时监管,统一管理各级普法工作。制定《巴中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全市50余个重点单位开出个性化普法清单,对普法责任单位的重点普法内容、重点普法任务、重点普法时段实行“一表清”,“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
落实“问题+清单”,剑指执法难点。推动市级部门破解法治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原市质监局运用“账图模式”,将法律依据、法律要求和法律责任细化落实到所有岗位、节点;市交通运输局建立“巴城打击非法客运专项整治扣押车辆台账”,以法公开促进社会公正;市公安局全面上线“行政处罚自动裁量系统”,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原市食药监局探索“一图四表”法制审核运行模式,破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界定难、人情案件杜绝难、处罚兑现执行难等问题。
落实“监督+清单”,健全监督体系。持续完善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等“八位一体”监督机制,健全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市纪委持续开播“阳光问廉”,深化“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纪检监督”一体化监督模式,着力把党内监督同行政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把脱贫攻坚、民生民利、绿色生态、权力运行等工作作为监督重点,探索开展主要河流、滩涂沿线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探索“法治思维+信息技术+制度执行”新模式,建设市、区县统一的智慧政务监督系统,实现苗头性、源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展望未来,众志成城、乘势而上,巴中在依法治市进程中步履铿锵,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