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类三等奖:别了,背水桶

发布日期:2022-08-29 17:58文章来源:巴中市委组织部浏览击量:

岁月匆匆,无论时光几经更迭,都挡不住儿时那一抹回忆。忆童年,拾初心,喜看家乡蜕变,不忘来时路……

清明小长假,抽空回了一趟老家。许久没人打扫的院子,到处布满杂尘蛛网。我和妈妈一边清扫,一边扔了好些旧物件,但放在屋角旮旯的一件老“古董”实在舍不得,那就是我家用了几十年的背水桶。在我们空山人的生活中,“背水桶”代表着一段难忘的历史,每每看到它,就会想起过去那段世代吃水难的岁月。

老家空山,是大巴山南麓东段一个143平方公里大山坝,坝子里住着7000多人,平均海拔1500多米,属典型喀斯特地貌,裸露的石灰岩,竟占总面积五分之一,使地表含水层遭到极大破坏,造成常年缺水,因此人们称之为“空山”。

小时候听爷爷讲,空山“水之困”已延续上千年,但他记忆最深的要数1932年红军入川进入两河口,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北上空山。那时由于缺水,老百姓们看到红军进山,又喜又忧,“喜”的是红军来了,打土豪、分田地,穷人们有翻身解放的希望;“忧”的是村里多了这支庞大的人马“铁军”,哪儿有水来养活他们。

爷爷那时年纪尚轻,为了支援红军,天刚蒙蒙亮,他就随大人们到离家10里以外山洞取水,取完水留给自家一点,再分给红军一半。爷爷说,乡亲们“救命水”,不仅增进红军与群众之间“鱼水深情”,还帮助红军打了胜仗,赢得“反三路围剿”扭转乾坤、俘敌上万的“空山坝大捷”。所以,空山人家家户户那一米来高、扎着三道竹箍的木质背水桶不单单是老百姓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工具,更是当年那支小小革命队伍得以延续的“珍宝”。

沿袭世代“传统”,我10岁起,也跟着大人们去花花塘坝里的小龙池(一个小水坑)背水,但那是一处出水很慢的水坑,要等那水坑浸出一点水才能舀一点到背桶里,而要把背桶装满,就需要打着电筒、举着火把等到深夜。记得有一年,遇到大旱,庄稼地里的苞谷、土豆等青苗全被晒枯了,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村里的大人们集结起来在花花塘坝子里,挖了大大小小十多个10来米深的土坑,可等一月、半年、一年过去了,也只见一股细流……更“要命”的是,后来才知道这坑底下浸出的是高氟水,喝了这水的人都得了氟骨病。令人可敬的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沮丧、困倒于此。

那时候要解决吃水的难题,需要的资金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为了渡过村民吃水难关,当地干部发动群众投劳,政府再去借款,适当补助一点。有的在房前屋后挖坑,夏天积雨水、冬天积雪水;有的自己买来胶管从山外引水;有的用拖拉机从山下河里拉水,但始终不能彻底摆脱吃水难问题。自此,“让空山人吃上放心水”成了历届省市县领导心中最深的牵挂。

真正告别背水桶、用上放心水,是在1997年以后,乡党委政府通过整合利用以工代赈、饮水安全等资金,一定程度缓解场镇和农村饮水问题。2005年,随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启动,我们村有幸在全市第一批实施这项工程,并在靠近陕西的五福村原始森林里找到了一个合适水源点。这个取水点海拔很高,引水长度达20公里,但全乡村民团结一心,最终把水引过来了。2005年10月,全体村民聚在空山乡政府坝子里,锣鼓掀天、鞭炮阵阵,庆祝空山乡中坝、龙池两个村终于用上自来水,其他6个村采取户户建水窖和联户集中供水也在当年年底吃上自来水。

近几年,县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支持下,空山实施安全饮水提灌工程,有效缓解空山坝内水源不稳定、老百姓千百年的缺水难题,空山人民依托“国家级旅游景区”“全国康养小镇”等金字招牌迈向新生活。

我家“古董”背水桶装载爷爷那代人的渴望,装下父亲那辈人的自强,也伴随了我的成长。弹指一挥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岁月在更迭,时代在变迁,我家背水桶也在慢慢“变老”,但唯一不变的是空山人那份不忘来时路、永远跟党走的初心。

(作者:李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