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要闻 > 党政要闻

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出炉”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 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发布日期:2021-11-16 11:25文章来源:巴中日报浏览击量:

11月15日,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表述语正式发布。“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成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
  据了解,这是在广泛征求市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网友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最终确定的。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闻聪发布表述语,副市长邱成平作解读。
  城市精神表述语有着深刻内涵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原是川陕苏区时期红四方面军的训词。
  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毛浴镇召开了党政工作会议,制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并进行了宣誓,旨在克服当时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发扬红四方面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加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
  为便于广大指战员对训词的深入理解,红四方面军印发了一份《说明》,对训词大致作了如下解析:
  “智”,是学习;“勇”,是勇敢;“坚定”,是有克服一切困难、艰苦环境的决心;“排难”,是排除一切困难,决不在困难面前投降;“创新”,是有创造性;“团结”,是在共产党正确领导之下,千万人团结如同一人的奋斗,协同一致的努力;“奋斗”,就是坚决向前冲;“不胜不休”,即是不消灭刘湘、不赤化全川、不实现苏维埃新中国、不打倒帝国主义,就誓不停止的意思。
  据了解,之所以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红四方面军“十六字”训词作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是因为它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易记易讲,历经80多年的岁月洗礼,至今已在巴中儿女的心中深深扎根;它体现了红军将士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敢闯敢干的创新精神、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令人动容、催人奋进。
  城市精神表述语有着现实意义
  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中,市委把“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作为城市精神,对于凝聚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激发大家的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需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训词中的“坚定”“不胜不休”,体现了红四方面军全体将士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达到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目标,绝不停止努力。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方向明晰、目标可及、路径正确、措施可行。全市上下要发扬“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朝着目标奋勇前行。
  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需要创新创造闯新路。当年,红四方面军克服重重困难,靠着创新精神创建了川陕苏区。今天,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前进道路上必然有各种各样的坎要过、坡要爬,这就要求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承当年红军“排难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排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大胆闯、大胆干。
  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需要担当实干的奋斗精神。“奋斗”是红四方面军英勇无畏、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加快巴中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绝不是轻而易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勇于担当、务实奋斗,披星戴月、只争朝夕,扑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
  奋力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需要团结协作的磅礴力量。川陕苏区军事斗争、土地革命、经济建设的伟大胜利,是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在新的起点推进新的发展,更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传承红四方面军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