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为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新模式提供了组织保证。近年来,巴中市493个社区均成立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组织带领下,基层治理亮点不断。
■党支部引领,难事不难
通江县诺江镇牌坊街社区仁和家园小区物业管理处的显眼位置,挂着“牌坊街社区北环路支部”的牌子。走进支部办公室,门口标识规范、墙上制度齐全、室内干净整洁。
2019年以来,北环路支部坚持“共建共享共治”思路,整合辖区资源,与欣力物业公司共用阵地,健全了小区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了日常管理、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北环路沿线范围的43名党员与物业公司的10名党员有了共同的“新家”。
牌坊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杜廷才介绍,社区辖37个居民小区、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常住人口7400户2.6万余人,是老城商贸繁华之地,但大部分小区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环境“脏乱差”,一直被诟病。社区党总支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支部引领+志愿服务+居民共治”三方联动工作模式,逐渐形成了社区服务的特色和优势,让小区治理焕发出新活力。
与牌坊街社区相似,平昌县金宝街道五一社区以往也面临着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环境脏乱差、居民纠纷多、小区治理难等问题,为此,该社区探索出了“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
党组织带头,难事不再难。五一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铁成介绍,为了增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五一社区探索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在丰富服务载体上下功夫,在服务机制上求创新,党员带头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7月28日,天气虽热,五一社区狮城佳苑小区75岁的老党员牟文渊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志愿服务站”,为小区居民烧开水,帮助邻居收快递……事情琐碎,牟文渊却干得起劲,“为大家服务,为小区出力,日子很充实。”
■精细化管理,幸福感更高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社区工作复杂程度也逐渐凸显,如何补短板?我市以区域化党建、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生活化融入的“四化”工作法,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增强居民对社区生活的融入感、幸福感。
“以前群众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主要找社区居委会的干部,但居委会人员有限,管理下来十分困难,加上干群居住分散,治理效果很不好。”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兴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勇辉介绍,跟经开区其他地方一样,兴新社区“楼栋长”的出现,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今年64岁的文仁勇是兴文街道的退休干部。他当上福锦苑楼栋长后,每天利用在小区开展双巡视、三排查的时间,对大家进行文明知识宣传,倡导大家养成好习惯。
在经开区,通过评选出来的楼栋长超过150名,其中党员近50名,高中及以上学历70%。
在福锦苑小区,整洁清爽的小区环境、人脸识别的智慧安防系统,让人无法把这里与“拆迁安置”联系起来。“我们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高级洋盘的小区!”居民魏秀华说,2018年搬进小区后,起初因为生活环境与邻里关系的颠覆性变化,居民间时常有摩擦,日子过得不舒心。渐渐地,魏秀华发现,小区建起了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区等休闲场地,每天晚饭后,大家都乐意出门活动,邻里感情在活动中得以增进。
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兴新社区还通过开展家风讲堂、评选文明之星等活动引导居民注重家风、崇文尚礼。兴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辅以仁认为,通过互助互动,构建“新熟人社会”,形成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好风气。“社区的凝聚力更强了,社区治理自然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