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巴中人才工作十件大事

发布日期:2021-01-07 11:03浏览击量:

2020年,巴中人才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人才强市战略和市委中心大局,以“巴山优才计划”为统揽,聚焦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四个环节,抓实体制改革、政策创新、项目实施、平台建设、环境营造“五项举措”,推动全市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01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系统探索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办法,出台并落实《市委掌握联系专家人才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巴中市大学生实习实训方案》《“巴山优才”特聘专家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巴中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管理服务办法》《巴中市优秀专家医疗待遇管理服务办法》《推进人才安居工程的实施意见》6项人才新政,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起以“巴山优才计划”为核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

02 聚焦发展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

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数量由2017年以前每年100名左右增加到522名,为老区振兴发展广泛汇聚人才。下半年,组织开展第三届“智汇巴中·才领未来”赴高校专项引才活动,集中一个月时间,采取“专场引才+行业引才+云上引才+组团引才”相结合的方式,紧盯“成渝西”及周边地区高校学子,走进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引才宣传推介活动,举办现场招聘面试考核10场,签订意向协议1319份,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31名,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创出赴外引才最好成绩。

03 成功举办“院士专家巴中行”活动

精心筹办“院士专家巴中行”活动,邀请韩杰才、成会明、江松、魏于全、宋永华等5名巴中籍院士及50余名川渝地区高校专家学者汇聚巴中,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把脉定向、出谋划策,提出决策咨询意见100余条,现场签订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对接等合作协议45项,其中,成会明院士与巴中意科碳素有限公司合作的“高性能特种石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项目作为“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现场签约项目。

04 积极推进区域人才资源协同发展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成巴、渝巴、川东北经济区人才协同发展,与重庆市、成都市教育、卫生行业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学校17对,医疗远程会诊平台7个;与重庆市江北区委组织部签订《推进干部人才工作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川东北经济区5市签订《高端人才服务跟随机制合作框架协议》,在联合开展引才、干部培训交流、共享人才资源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持续推进市校市院市企合作,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大学等4所高校在合作办企、办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05 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年”聚才行动

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部署,选派35名具有交通、水利、金融、工程建设等专业知识背景和重大项目、园区建设工作经历的专业人才到黄石盘水库、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提升工程、汉巴南铁路等23个市级重点项目挂职。同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提高考核优秀等次比例,按照30%确定6名同志为2019年度市级重点项目优秀挂职专业人才,对表现优秀的专业人才,可不受市级部门遴选(选聘)条件限制,进一步激发挂职人才扎根项目一线、发挥专业特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助推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06 推进“调任一批”人才激励计划

针对基层一线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年轻干部紧缺问题,持续推进“调任一批”人才激励使用计划,从市、区县事业单位调任38名有专业背景、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且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人才到重点乡镇担任党政副职,调任人才平均年龄29.8岁,均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所学专业水产养殖、动物科学、作物遗传、农林经济、物流管理等均为基层急需紧缺专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镇班子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

           07 深入实施“巴山优才千人培育工程”

分层分类遴选出第二届“巴山优才千人培育工程”市级领军人才19名,市级优秀青年人才9名,市级优秀引进人才10名。择优推荐14名专家人才申报省级人才项目,6名成功入选,成为省特聘专家,数量位列川东北经济区第三。目前,全市拥有各行各业专家人才91名,其中,市特聘专家72名,形成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培养造就了一批引领巴中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08 号召专家人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全力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印发《关于激励引导专家人才在抗击疫情一线担当作为的通知》《关于关爱激励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若干措施的通知》,号召全市广大人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1200余名人才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建立医疗救护、基础预防、物资供给等重点工作专家人才突击队15支,选派蔡懿等10名医疗人才驰援湖北,组织市人才协会会员捐赠防护服210套、医疗物资80万元,开展疫情防控知识专题讲座10场,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09 积极开展“人才五进”系列活动

把“人才五进”活动作为专家人才发挥作用、服务发展的有效平台,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聚集。组织全市科技、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300余名专家人才走进乡村(社区)、企业、园区、学校、医院,开展政策解读、决策咨询、学术讲座、科技服务、法律维权、送教送医等公益活动30余场次,覆盖受众3000余人。推进医共体、校联体建设,在平昌县整合72家医疗卫生机构组建3个医共体试点,在巴州区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推动巴师附小等10所城区学校与清江小学等33所乡镇学校结对,促进城乡医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0 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强化联系服务保障,确定市委掌握联系专家人才42名,市县领导走访慰问各类优秀人才5000余人次;为63名专家人才发放“巴山优才卡”,提供金融、科研等八大优惠政策、集成60余项服务,为800名青年人才发放“青年人才卡”;提供涵盖“衣、食、住、行”20余项服务。强化住房安居保障,市、区县两级为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博研究生发放安家补助和工作补贴687.7万元,建成人才公寓654套,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优秀人才不受缴存余额和缴存时间限制,发放贷款467万元。持续营造尊才爱才氛围,大力开展“巴山优才”宣传月活动,投放人才工作公益广告1000余条,在中国人才、四川日报等媒体刊载人才工作信息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