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环节人性化人才服务链留住人才
南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苏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南江县坚持党管人才,以实施巴山优才计划为重点,着力推进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情感留人。
健全绿卡制度,让人才安业。每年预算2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激励、培养、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激励人才干事创业。激励机制有保障。出台《南江县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办法》,对于签订正式协议各类引进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的安家补助费,并对优秀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资助;积极协调落实引进人才配偶工作调动、推荐就业,就近安排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入托;对符合调任条件的优秀人才,按规定和程序有计划地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出台专门办法单列50个引进人才专项财拨事业编制,有效破解部分单位急需引进人才而无空缺编制的矛盾。去年以来,已兑现安家补助140余万元,使用单列编制8个。联系领导成良师。建立县级领导干部“1+N”联系人才制度,通过不定期与引进人才沟通交流,传授新时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怀力度,当好年轻人才的老师和“知心人”,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有效创造更大的人才效益。全县32名县级领导干部与99名引进人才结成“师徒”关系。学习培训有提升。采取自主培育与借力培养相结合,每年对引进人才至少进行一次脱产学习培训,尤其是充分利用县委党校、南江烈士陵园等县内重点培训基地组织能力提升培训,已选派80多名优秀人才赴国内知名高校、大中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区进行考察交流、对标学习提高。干事创业有“舞台”。根据岗位要求和引进人才专业特长,南江县99名引进人才分别安排在国土、农业、文旅、规划和工业园区等重要专业性岗位上,促进引进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价值,为县域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选派优秀专业人才以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三个一线”为主战场进行实践历炼,今年上半年已向重大项目选派优秀干部人才10人,向156个贫困村选派“对口帮扶”专业人才75人,20余名引进人才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开展驻村工作。有2名引进人才得到市委表彰。
实施安居工程,让人才安身。“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解决人才住房难这个大问题,对在县城规划区内就业且无自有住房的引进人才,提供人才公寓或公共租赁住房,并由用人单位按比例给予补助费用。经过反复筛选,回购位于南江县城高品质商住小区——南江印象48套商品房作为人才公寓,简装精配,小区配套游泳池、蓝球场、幼儿园、地下车库、健身活动场地、购物超市等一体化设施设备,按照“高端首选、外地优先、兼顾本土、分类分批”的原则,营造温馨、暖心、舒心的人才公寓优良环境。同时设立党建服务点,定期组织读书沙龙、微公益等党员活动,打造稳定人才、人才集聚、交流互动、教育培养的南江高端“人才社区”,最大限度降低人才在南江安居成本,促使各类人才更加安心地融入南江、扎根南江。
完善服务平台,让人才安心。真正把人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平台与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走访慰问送温暖。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每年春节期间对高层次人才和引进人才开展“全覆盖”的走访慰问,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祝福短信添关爱。着力强化人性化管理,每逢重大节日或人才生日,县委人才办及时向他们发送祝福短信,表达对他们节日的美好祝福,增进了引进人才服务地方发展的归属感、紧迫感。座谈交流解疑惑。每年定期召开座谈会,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对人才引育、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总结、解疑答惑,广泛探讨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待遇、研究留才措施,创新了贫困山区人才发展机制体制。联谊活动展风采。建立健全了全县青年人才信息库、交友联谊微信群,针对外来人才单身青年较多的实际,定期举办以未婚青年人才为主的人才联谊活动,搭建起一个青年人才互相认识、彼此了解、交流学习、增进友谊的桥梁,既让优秀人才展示了良好形象,又收获了爱情,做到以爱情留人、以人留人。
目前,南江正着力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营造尊才爱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一批优秀人才扎根南江,人才促进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态势已经形成。